?
“星海”与延安“鲁艺”
许多人都知道星海钢琴集团公司是1949年建厂的,但很少有人知道“星海”在建厂前还有一段“革命史”,这段历史可以追溯到延安“鲁艺”时期。当年在延安鲁迅艺术团担任大提琴演奏员的张贞黻就是“星海”最久远的创始人。同时,他还擅长制作提琴, 经他制作的小提琴、大提琴、倍大提琴不断充实到交响乐团的演出中。
“星海”最久远的创始人张贞黻
1948年,时任华北人民文工团副团长的张贞黻在解放石家庄时,不幸因病去逝了。
1949年1月31日,北平和平解放,红军战士陈艾生为实现张贞黻要创建乐器工厂的遗愿,四处奔走,多方求助,反反复复地向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陈述要建乐器工厂的理由。
1949年3月,中央有关部门批准了陈艾生的申请,并责成他负责筹建,建成后隶属华北人民文工团领导。
当时,管理中央机关事务的新中国经济建设公司拨款人民币10万元(旧币)作为开办资金,并将北京市东单冰渣胡同5号的一所小楼(共14.5间房屋)作为乐器厂的厂房。
陈艾生还选中了在北京从事钢琴、管风琴维修和调音颇有名气的王来安师傅,以及刚刚分配到文工团的大学生何汇泉一起开始了筹建工作。
王来安
1949年6月1日,新创建的乐器工厂 “人民艺术服务社”正式成立了。
1949年9月购进第一批制作乐器的木料。
1949年,新创建的“人民艺术服务社”,当年就有提琴、风琴等产品问世。
1949年底全厂职工合影
1950年初,华北人民文工团更名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,“人民艺术服务社”也更名为“新中国乐器工厂”,并入了北京市地方国营。同年生产出了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台国产钢琴。
1950年星海生产出新中国第一台国产钢琴
1952年,“新中国乐器工厂”在北京东郊黄木厂筹建新厂区。
1953年,工厂易名为“北京市乐器厂”,同年钢琴、风琴、提琴、手风琴已成为企业的主导产品;
1954年,“星海”生产了中国第一台三角钢琴,5.5英尺的三角钢琴开始投产。
1954年,星海生产了中国第一台三角钢琴
建厂初期的储木场
1956年,“星海”牌商标正式启用,新中国的第一批钢琴,即“星海”牌钢琴开始出口到东南亚和芬兰等国家。
1956年创建了星海商标(老商标)图案
1957年,“星海”又成功地制造了新中国第一台竖琴,并开始生产木琴、铝板琴和各种打击乐器。当时的民族乐器,西管乐器也已经形成了规模。
许多著名的艺术家开始指定“星海”牌乐器为其伴奏的专用乐器。当时的星海乐器厂已经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乐器生产厂家了。
1959年,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,同时也是北京市乐器厂(星海钢琴集团公司前身)建厂十周年。
为了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,星海人仅用了80多天的时间,就自行设计、自己制造了一台至今世界最大的、也是全球唯一的星海牌15英尺超大型三角钢琴,并把它作为向国庆十周年的献礼,送到了新建成的人民大会堂。
世界最大的15英尺超大型三角钢琴
陈列于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
2019年,“星海”迎来70周年,与共和国同龄,与共和国同庆,民族的品牌,中国的骄傲。